2017年4月26日 星期三

【研究所】陽明 李倧輔


陽明腦科所/李倧輔
不論是工作或是往上念書,選擇沒有絕對的好與壞,只有相對應的適不適合

Pharmixperience感謝倧輔的分享
請大家尊重分享者,請勿任意轉載,謝謝大家
WHO
嗨,我是李倧輔,畢業自北醫藥學99級。   
一開始,我並非北藥的學生。大一下的時候,摸索出初步的人生志向以及想要更多元的發展後,便興起了轉學考的念頭,後來也順利來到北醫。在北醫的三年,我參加不少像是藥學生聯合會、轉學生聯會等等。在理解到自己喜歡探討新知以及不斷追尋問題背後答案,我也利用寒暑假期間前往台大基因體中心以及其他地方上課、參與實驗室實習。畢業後為了等待兵單的到來,也想嘗試跨領域的學習,在以前老師的推薦下,我在長庚電機系擔任研究助理並參與學術論文發表。對我而言,學習醫學工程相關的知識雖然不容易,但嘗試著利用大家都能理解的語言一起努力做出成果是件很大的鼓舞。也正是在這個時候興起了想要繼續念研究所的想法。

FROM
我目前就讀於陽明大學腦科學研究所,顧名思義,所上的成立宗旨主要探究舉凡神經退化、病變、再生甚至是精神疾患相關的臨床問題。對於大腦,我們知道的仍然有限。因此不論是歐洲甚至是美國的Brain Initiative計畫都想藉由不同領域的結合推動腦科學的進展。而為了跨領域地解決問題,陽明腦科所的師資可以再細分成三個組別。分別是:
(1)以遠端醫療甚至是功能性磁振造影(fMRI, 我們所上真的有一台XD) 進行神經及精神疾病相關病理探討的臨床醫學組
(2) 結合神經資訊造影與工程進行腦功能與結構研究的神經資訊造影暨工程組
(3) 以及利用動物模型與細胞培養方式探討睡眠生理、心率變異、神經退化與神經保護機轉的實驗神經組

由於所上的課程以及學生組成很多元,因此碩一的課程主要是臨床、資訊造影以及基礎神經科學的概論。各組別會有進一步的選修課程可以參與。另外與其他研究所不同的是,獲得腦科所入學資格的學生需利用寒暑假期間參與不同實驗室的實習(rotation),了解不同實驗室的生態以及研究方向後才能選擇指導教授。由於腦科所的部分師資與中研院有合作,因此也會有外籍學生加入團隊,實驗室的meeting很多時候也就需要英文報告,我的英文口說表達能力,有很大部分是在此時磨練出來的。


WHY
知道自己對於從事研究感到興趣,且享受設計實驗的樂趣,因此便想要進一步就讀研究所。大學時比較吃虧的是我沒有特別突出的學業成績以及大專生研究計畫,再加上服役後的時間限制,於是我選擇入學考試當作入學管道。我主要選擇了台大生化分生所(備二)、陽明藥理所(備二)、陽明腦科所實驗神經組(正一) 作為我的目標。其實,現今系所的界定越來越模糊,因此我認為從有興趣的老師回推到報考系所的選擇會是比較好的方向。

HOW
1. 台大生化分生所:
對於台大生化分生所的考試,我當時參考了以前學長姐以及台大PTT的介紹來決定筆試準備方向。一開始我主要利用北醫藥學系的生物化學共筆複習並搭配Lehninger生化課本掃過一次後,開始狂寫考古題。再藉由考古題整理出自己的筆記衝刺。台大英文部分,由於覺得自己有一定的基礎,因此我沒有再多閱讀甚麼書籍,而是直接寫完歷屆十年的考古題,並把不熟悉的單字文法整理成筆記。對於台大生化分生所的面試,所上的面試會先將學生帶到小房間,且不可攜帶電子產品。再抽籤選擇一篇學術文章(我當時是抽到Cell的文章),並給學生30分鐘的時間準備,之後在口試委員面前描述此篇文章的重點以及各個圖表所代表的意涵。坦白說,這部分十分考驗考生平常閱讀文獻的能力、表達以及面對臨場提問的能力。或許是我太過緊張且抽到的是不熟悉的微生物實驗,以至於最後只有備取。

 2. 陽明藥理所:
由於陽明大學沒有考古題可言,對於生物化學的部分,我主要以台大生化分生所的準備方式應付。至於藥理學的部分,我則是利用坊間的幾本藥理學課本當作申論題的參考依據,搭配北醫藥學的共筆(真心覺得北藥的共筆根本是神作) 並且搭配Goodman 藥理學課本當作參考書籍。而面試部分則是針對你的自傳問答,並且隨機詢問學生問題。像是用簡短的幾句話形容自己的特質這樣的問題。對於專業問題並沒有太多著墨。最後我只有備取第二,探究其原因可能是因為筆試成績沒有特別高分,在口試方面也沒有表達出自己的特質於是只有備取的成績。另外一點特別的是,陽明藥理所的老師會邊吃點心邊問考生問題,當時我的部分注意力被面前的大盤點心吸引XDD,因此之後學弟妹可能要定下心回覆問題,才不會受到影響。

 3. 陽明腦科所: 
腦科所的考試方式其實與推甄入學一樣。沒有筆試,但需要給予10~15分鐘的簡報介紹自己的報考動機以及過往學習經歷。就我而言這部分的面試十分有趣,因為面試委員可以透過這樣的過程知道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以及臨場的應變能力。在這次的面試,我的時間控制在響鈴剛好結束,且事先練習多次,對於以後想嘗試的研究主題也有大致的方向,因此最後我拿到了正取一。

關於備審資料,我覺得很重要的一點是如何說服所上的老師你就是他們想收的學生。除了報考動機外,有系統地表達過往的經歷如何對應以後的研究所學習會是不錯的方式。在這幾場的面試,我最常被問到的議題是怎麼會想去電機系作實驗。好在事前我就有做過練習,因此大都能順利回答。此外我會建議與研究所沒有關聯的事情就不要著墨太多,以我而言,自傳大概只佔據備審資料的一頁半。而即使參與了不少的課外活動,也頂多利用一頁簡單介紹這些事情。除了備審資料外,我也將自己的經歷寫成一頁的C.V. (Curriculum Vitae, 個人履歷) 在面試當天發給每位老師,所以老師們可以一目了然地知道我的學術經歷以及論文發表。另外,陽明的老師很多會詢問是否有報考其他學校,請謹記誠實是美德的優點,不要隱瞞這些公開資訊,並且在不批評其他系所的前提下提到該系所的優點。

AFTER
就我的想法,我覺得是學習面對挫折以及自我管理的能力。不同於大學時後的課程,只要依照課本、上課講義就有不錯的結果。很多時候,研究充滿不確定性(結果無法再現、進度壓力等等),還記得我整整花了三個月才把看似簡單不過的動物痛覺測試學好。有時很容易陷入自我否定的局面,保持良好的心情進行實驗,並適時檢視自己的實驗設計有無問題很重要。而由於我的部分主題過往實驗室沒有人參與,因此很多時候需要主動詢問其他實驗室的學長姐相關實驗的進行。因此,保持積極且謙虛的心態會讓自己的實驗得到正向的回應。我想,這大概是我目前為止的感想。

SAY
我有不少同學工作過一陣子之後才找到繼續念書的動力回到校園唸書,而我自己也是多繞了一些路才又回來。我覺得,不論是工作或是往上念書,選擇沒有絕對的好與壞,只有相對應的適不適合。唯有了解到自己的興趣方向在哪,才能做出合適的決定。這也是我後來選擇陽明腦科所而非台大就讀的原因。套句侯文詠在《我的天才夢》裡說過的話:「一個人生命中能達到最了不起的成就,無非就是發現自己,並且勇敢地成為自己」,祝福各位學弟妹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選擇,也謝謝大家耐心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