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我剛所提,面試必須真實,誠實,誠懇。我跟考官表達我想當MDPhD的願望,是真實的,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即使經過了這麼多的挫折,疲倦,我仍然很堅持這個夢想。我想我的方向或許會以基因體相關的研究為主,並且利用空餘時間增加數學能力,邏輯思辯能力,寫程式的能力等等。以後的醫學必然是個大數據的世代,我們逃不掉統計,逃不掉利用電腦運算模式幫我們解決問題,基因體醫學就是大數據思維的最好的一個demonstration,我們必須用更有力的工具來解決這個問題,這個工具很清楚的,就是: 數學。
SAY
醫學是一門不斷在更新的科學,即便是Harrison(內科學聖經)第19版 (最新的版本)等到我們當主治醫師時可能只能當骨董來參考,緬懷一下10年前的醫學而已。學不完的新知,意想不到的發展往往是這條路上挑戰最大也最棘手的部分,對我而言,支撐我走下去的中心思想即是找到一個信仰,而這個信仰是簡單,是永恆的。當我還是物理系學生的時候,每當仰望星空,總有無限的感動,我想起了牛頓用那簡潔的式子描述了天體的運行,我曾欲延續這個夢想,找尋宇宙起源,或許我再也沒有機會這樣做了,但是,我是不是可以帶著同樣的信念來找尋一切人體疾病背後的主宰? 或許這是一場無謂的追逐,或許所謂”一切的主宰”的觀念並不存在,但在追尋這個或許不存在東西的同時,會因為我相信它存在而有了追尋的意義。
以上只是說明我個人的信念如何支持我走下去,你們也要思考你們的,我相信這個沒有標準答案,只要能支持你的信仰,都會是很好的信仰。